關于臺灣咖啡檢出赭曲霉毒素
一、背景信息
據臺灣“東森新聞”報道,臺灣“行政院消保處”日前對外宣布4種市售咖啡產品檢出赭曲霉毒素A,但未超過標準限量值,同時指出赭曲霉毒素A可能導致腎衰竭。臺灣“衛福部食藥署”6月17日解釋稱“2012年至2014年5月,6件咖啡產品檢出赭曲霉毒素A,但均未超標,居民正常飲用咖啡不會因攝取過多赭曲霉毒素而導致健康危害”。大陸媒體對該新聞亦有轉載報道。
二、專家解讀
1、赭曲霉毒素是一種有毒真菌代謝產物。
赭曲霉毒素是由純綠青霉、赭曲霉和碳黑曲霉等真菌產生的一組結構類似的毒素,其中毒性最大、與人類健康關系最密切、對農作物污染最廣泛的是赭曲霉毒素A(Ochratoxin A, OA)。赭曲霉毒素A具有很強的肝臟毒性和腎臟毒性,并有致畸、致突變和致癌作用。赭曲霉毒素A廣泛分布于自然界,糧谷類、咖啡、茶葉等多種農作物和食品均可被赭曲霉毒素A污染,是歐洲部分國家膳食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。
2、赭曲霉毒素A對咖啡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均較低,僅有少部分國家制定了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標準。
美國、日本、巴西等國對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狀況和人群暴露情況進行了廣泛研究,結果顯示赭曲霉毒素A對咖啡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均較低。有研究者對116份不同國家、不同企業生產的速溶咖啡中的赭曲霉毒素A進行檢測,結果顯示:純咖啡豆制成的速溶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水平極低(平均為1.1 ?g/kg),而摻雜有咖啡殼的速溶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平均污染水平略高,為5.9 ?g/kg,最高污染水平達15.9 ?g/kg。
目前,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規定了糧食及其制品、果酒、干果及嬰幼兒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,但僅有古巴、新加坡和意大利等國家制定了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標準(限量值在2.5-50 ?g/kg),臺灣2012年9月修訂發布的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標準值為5 ?g/kg。我國大陸地區沒有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標準。
3、飲用咖啡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極低。
赭曲霉毒素A是歐洲國家膳食暴露的主要污染物之一,因此用全球食品污染物監測網(GEMS/Food)中提供的歐洲國家谷物攝入量和赭曲霉毒素A污染水平進行人群暴露赭曲霉毒素A的風險評估最為貼切。根據歐洲的膳食特點,將所有上報的糧食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材料匯總,提出加權均值。根據這一原則,一個體重為60 kg的歐洲成年人,每周平均攝入赭曲霉毒素A的總量為45 ng/kg.bw (其中25 ng來自谷物,10 ng來自葡萄酒,1.5 ng來自豬肉。來自葡萄汁和咖啡的赭曲霉毒素A量相當,均為2-3 ng,此外還有約1 ng來自其他食品)。由此結果可以看出,雖然許多國家從咖啡中檢出赭曲霉毒素A,但由于污染水平較低,加之咖啡的攝入量低于谷物和動物性食品等其他食物,因此在有飲咖啡習慣的國家,咖啡也并不是人群膳食暴露赭曲霉毒素A的主要來源,飲用咖啡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極低。
三、專家建議
1、與茶葉及其他飲品相比,咖啡并不是我國人群的主要飲品,消費量相對較低。參照國外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水平和評估結果,初步判定大陸人群通過咖啡暴露赭曲霉毒素A的風險較低,對身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較小。
2、臺灣從咖啡中檢出赭曲霉毒素A,雖然污染水平較低且沒有超過限量標準,但應關注此事件的進展,根據事件進展,適時采取相應措施,必要時對我國市售咖啡制品及飲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水平進行監測評估,同時做好相應風險交流準備工作。
本期專家:
劉秀梅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
李鳳琴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部主任、研究員